公司新聞
致力于弱電行業(yè)中高端產品與先進應用的倡導者
致力于弱電行業(yè)中高端產品與先進應用的倡導者
綠草場一角,孫繼海摸著一個十來歲小男孩的頭,問他是否還想去足球青訓基地。
在這些孩子面前,孫繼海是偶像,是教練,還是心理按摩師。他知道,這些經過挑選的足球少年,在天賦之外,他們還需要千錘百煉的訓練打磨,需要家庭的支撐,還需要他的托舉和指引。
“克服,對啊,不可能都是那么順利那么容易的,要想實現(xiàn)夢想,你還需要具備很多不同的素質,克服很多問題?!?
師徒二人都有各自想要實現(xiàn)的夢想,小男孩的夢想是成為職業(yè)足球運動員,而孫繼海的夢想,則是為中國足球闖出另一片天地。
47歲了,但曾經在中國男子足球隊司職主力后衛(wèi)的孫繼海,從來沒有離開過足球。
2016年12月,39歲的孫繼海正式掛靴,他所代表的中國男子足球“黃金一代”也陸續(xù)退出公眾視野。這些年,孫繼海埋頭做自己的企業(yè),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——北京嗨球科技有限公司,聚焦體育大數(shù)據(jù)、足球青訓、體育文產三個板塊。
也是在這十年間,中國男子足球在紛紛擾擾當中沉至谷底,成為大眾群嘲的對象。目睹這一切,孫繼海很痛心。
各路神仙都在給中國足球開出各種藥方,不得其所。對于從7歲開始踢足球、18歲踢職業(yè)聯(lián)賽、20歲進國家隊、21歲加盟海外俱樂部、25歲征戰(zhàn)世界杯的孫繼海而言,他幾乎經歷了一位職業(yè)球員所要經歷的所有歷練,目睹過種種成功與失敗。在他看來,一個職業(yè)球員的成長關鍵在于青少年時期的發(fā)展,一個國家隊的足球體系搭建關鍵在于底基訓練。
2017年5月16日,中國足協(xié)宣布孫繼海出任U20年齡段精英訓練營的領隊。2019年,孫繼海當選新疆足協(xié)副主席并出任新疆足協(xié)青訓總監(jiān)。在做青訓的過程中,孫繼海越來越確定,中國足球還可以比現(xiàn)在做得更好,中國足球的希望在于從孩子抓起。
在多個場合,孫繼海不遺余力地呼吁提高中國足球青訓水平,同時也痛陳當中的種種問題,包括急功近利、選拔機制不公正不公開,等等。
1977年,孫繼海出生于大連的一個普通家庭,父親曾是一名田徑運動員,后來成為了田徑和體能教練,母親則是物理老師。4歲開始,孫繼海就被父親拉著一起練田徑,當時只是為了鍛煉身體,但也是從這里開始,他的爆發(fā)力和速度等運動天賦就慢慢體現(xiàn)出來了。
9歲那年,孫繼海被選入大連市西崗區(qū)體校足球隊,從此與足球結下不解之緣。之后,他的職業(yè)生涯可謂一路開掛:18歲踢職業(yè)聯(lián)賽,成為甲A最年輕的球員;20歲入選國家隊;21歲轉會加盟海外俱樂部;25歲幫助英冠曼徹斯特城隊沖進英超聯(lián)賽;同年,他隨中國隊征戰(zhàn)世界杯,這也是中國男子足球唯一一次進入世界杯決賽圈。
如今回憶起自己的成長過程,孫繼海說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無疑是父親。父親是他的啟蒙教練,帶著年少的他進行科學的訓練。當時,家里并不富有,為了讓他在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之后有足夠的營養(yǎng)支撐,全家人節(jié)衣縮食,愣是省下錢來每天給孫繼海吃一個海參。
“家庭對于一個球員的投入實際上是非常大的,每一個球員的身上都凝聚了父母家人的心血。而對于一個普通家庭,這種投入有時候是難以為繼的。”孫繼海說。
那么,自己能做點什么,來幫助一些有天賦但沒有充足財力的孩子,給他們一個機會?
幾乎是憑著一腔孤勇,孫繼海決定自己做一個公益性的青訓項目。根據(jù)他的設想,被項目選中的孩子,學習、訓練、生活體教融合,全程免費。
孫繼海想通過這個項目回應青訓中的痛點問題:目前基層缺乏健康的青訓土壤,缺乏向上的精英通道,既有渠道不夠公開公平公正。具體而言,孩子缺少接觸足球的機會,教練不夠專業(yè),很多好苗子錯過了系統(tǒng)啟蒙訓練的黃金期;由于缺少精英上升通道,很多孩子和家庭考慮到教育、經濟等現(xiàn)實情況,以及對未來前途的顧慮,不敢選擇專業(yè)足球道路;而在公平公正公開欠缺的環(huán)境里,“家里有礦才能踢球”的說法還在大行其道。
2021年,孫繼海和團隊首先通過朋友推薦,從邯鄲帶出9個2013年出生的孩子,來到重慶的青訓基地進行訓練。孩子們白天在附近的學校就近上學,課后進行足球訓練,晚上集中住宿。一年后,因為得到貴州遵義市政府的支持,孫繼海把青訓基地挪到了遵義。
目前,海選未來有2013和2015年齡段兩支梯隊,來自全國23個省份,總人數(shù)將近70人,分布在大連和遵義兩個青訓基地。在學習方面,項目與當?shù)貙W校達成合作,入選的球員可以在當?shù)貙W校插班就讀;生活方面,球員可選擇集中吃住,也可選走訓,團隊安排大巴每天接送孩子往返學校和基地之間;訓練方面,球員三點半放學之后進行兩小時訓練,一周六練,寒暑假集中訓練。
三年下來,孫繼海深刻地感受到開展這個項目的難度,時間精力、資金投入都遠比一開始預想的多得多。他算了一筆賬,如果食、宿、穿、賽、訓全免費,每個孩子每年需要投入約20萬元。項目開展了三年,孫繼海砸進去了3000多萬。
孫繼海把項目里的孩子們稱為“嗨球少年”,因為支持他們的費用是用他的公司——嗨球科技的收入來進行補貼的。
他逐漸認識到,這一模式并不可持續(xù),僅靠他一個人有限的力量,解決不了中國足球的大問題。
2024年1月,孫繼海在抖音發(fā)布了一條短視頻。視頻里,孫繼海戴著眼鏡,神情儒雅,開口還是東北漢子的耿直。他宣布,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和字節(jié)跳動公益平臺的支持下,海選未來項目正式上線。隨后,他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具體想法,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這個公益項目。
在孫繼海的規(guī)劃中,首期募捐金額300萬元,用于海選球員和青訓支出。他也有了確定的目標——借助社會力量十年磨一劍,培養(yǎng)能夠進軍五大聯(lián)賽的中國精英球員。
發(fā)起海選未來計劃后,孫繼海走南闖北,利用他的影響力當起了青訓播種的大使。圖/受訪者提供
結果超出所有人的預料,在短短31小時內首期300萬元就到位了,有超過5萬人為海選未來捐款,這其中就包括運動員武大靖和丁俊暉。
2024年1月4日發(fā)布的項目宣傳視頻,有超3000萬的播放量,80多萬的點贊和6萬條的留言。孫繼海幾乎翻閱了所有留言,針對一些網(wǎng)友的疑問,他認真作了回答。他非常感動,留言里面多是鼓勵的話語。其中有一句話讓他印象特別深刻,“如果我沒有在失敗的時候給予支持,我哪有資格在你們勝利的時候吶喊歡呼” 。
孫繼海覺得,自己做這個事情線萬元對于青訓來說是杯水車薪,但通過這一次官宣,以及他的一次次努力,能打破公眾對足球的認知偏見?!拔揖褪窍敫淖兇蠹业恼J知,讓大家知道,中國足球還是有人在認真地做事情,做正確的事情?!痹诮邮堋吨袊壬萍摇凡稍L的時候,孫繼海一直在反復強調這一點。
針對海選球員的過程,孫繼海會在社交賬號上全程直播。他還上線了公益課程,所有人都可以線上觀看,從中了解足球運動、青訓知識以及海選未來這個公益項目。他希望能通過這種倡導,來改良中國足球的土壤?!拔蚁M屜矚g足球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們知道,即使出身很普通,只要熱愛足球、努力訓練,也可以一直踢球,前方有一個專業(yè)的青訓基地在等待著他們。
這一天,孫繼海在訓練場邊觀賽,“停!”他大喊一聲,迅速跑到球門邊,扎進孩子堆里,“你們看到小崔帶球過來了嗎?這個時候不管他往左還是往右,你們應該有的反應不是奔著人去搶球,而是卡住一邊,迫使他只能選另一邊,這時候你再上前去搶,就占據(jù)了主動權。”孫繼海耐心地指導著孩子們。他經常親自帶球員訓練,傾盡所能地傳授自己的畢生絕學。
青訓的教練是孫繼海親自挑選的,他們都是亞足聯(lián)A級職業(yè)級教練和A級教練,這個班底執(zhí)教中超中甲都綽綽有余。“他們技術肯定不在話下,但我也看重人品。在我這里,尤其是要杜絕教練吃拿卡要,這是最基本的。”孫繼海說。
目前,海選未來公益團隊僅有7個人。去年一年,孫繼海和團隊走訪了22個城市選拔苗子,同時也給當?shù)貙W?;蛴柧殭C構提供足球裝備資助,并分享訓練經驗。每一次走完一個地方,孫繼海的嗓子都喊啞了,但他樂此不疲。
在走訪的過程中,他也目睹了基層足球青訓的現(xiàn)狀,看到更多諸如教練員水平參差不齊、訓練不夠專業(yè)等問題,不免也因此感到一些著急和焦慮。但站在訓練場上,看到那些意氣風發(fā)的孩子們,想著當年的自己,他又按捺不住一股心氣——我要把這些孩子帶出來,我要帶著他們去看我看過的世界。
在孩子們身上,孫繼海看到了自己年輕的模樣,也看到了中國足球的未來。個性耿直的孫繼海,口中很少蹦出“大詞”,但隱藏在他平實的言行之中,是一種使命感,讓他始終覺得自己為中國足球做得還不夠,始終覺得自己還要再做些什么,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。
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、世界冠軍、奧運冠軍、乒乓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為孫繼海頒發(fā)《中國慈善家》2024年度人物紀念證書。
《中國慈善家》:海選未來的宣傳片發(fā)布后,有超過3000萬的播放量,這在你的預期里嗎?
孫繼海:說實話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估,我們確實沒有想到30多個小時就完成了募捐任務。其實募集的善款在我們總投入當中占比很小,只是杯水車薪,但我覺得這個意義不在于籌集了多少金額,更重要的意義是能夠真的喚醒大家對中國足球的關心,對中國青訓的關注,讓大家能覺得孫繼海在做的這個事情能夠給我們帶來希望。我覺得這個意義遠比金額要重要得多。
孫繼海:意識,人的意識。比如說你有小朋友的話,你會真的讓他去踢球嗎?或者說會把足球變成他的職業(yè)嗎?他還在上學,面臨讀書、寫作業(yè),那么在升學壓力和他的愛好之間,怎么來平衡這個事兒?
現(xiàn)在社會上還有一個說法,就是說你家里得有礦才能踢球。有粉絲在我的帖子里留言,有一個人問什么樣的孩子能夠踢職業(yè)聯(lián)賽,一個網(wǎng)友就互動了一下說,只有兩種人可以,一個是有天賦的,一個是家里有錢的。這樣的評論不斷地在重復,我看了就覺得,這是對這個行業(yè)非常消極的一種評價。
想改變這種現(xiàn)狀和成見,我覺得靠我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夠的,得有更多的人一起來做同樣的事情,比如職能部門要把規(guī)則制定得更完善,避免消極的情況出現(xiàn),讓這個行業(yè)風清氣正,這是需要整個社會來共同努力的。
我不敢說我能改變人的意識,但我想我能在一定范圍或者一定人群中推動達成一個共識。這是我想做的一件事。我想告訴大家,不是家里有礦才能踢球。所以我們要打造這個模式,讓小朋友到我們這兒,家長不需要有額外的一分錢投入,他的孩子就能夠踢球。
我希望能夠讓正向的東西去改變人們的意識,能夠改變大家對中國足球的一個固有的認知,或者說能夠改變那些沒有做出很好表率的人造成的影響。
孫繼海:我覺得它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兒,我們堅持做我們認為對的事兒,就不怕路途遙遠。
比如,老師現(xiàn)在教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,說“我們要輸送幾個學生上清華、上北大”。非要這么說的話,我們也有類似這樣的目標,我們希望培養(yǎng)出能夠為國爭光、站在五大聯(lián)賽上的中國球員。我知道,也有人講過這樣的話。但我更愿意多做一些事情,不必把所謂的目標每天都掛在嘴上,去實際地把它做出來,把它呈現(xiàn)出來就好了。
孫繼海:在英國踢球的時候,每逢一個比較重要的節(jié)日,比如說圣誕節(jié)什么的,俱樂部會自發(fā)地去到醫(yī)院、敬老院等地方去探訪。我也會去參與,就這些比較簡單的事兒。
我的理解是,可能做公益并不是簡單地去給予,更多的應該是傳授,我覺得后者意義更大。
但是我們的時間精力也有限,其實我們可能更多的就是播下一些種子。比如說我們去過大涼山,那里確實基礎比較差,硬件設施也沒有那么好,你讓我在那里盯一個月,也起不了什么作用。不過,如果某一個孩子能夠靠足球走出大山,這就可能給那里的孩子帶來一些希望,可能就會變成他們的一個夢想,慢慢地去追尋,一代一代地慢慢去耕耘,會讓土壤變得更肥沃。
孫繼海:我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個共鳴,我們的國力發(fā)展了,人們生活也富裕了,但這些并沒有帶動足球等一些體育項目的發(fā)展。
為什么這么講?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,并不知道踢足球能夠改變人生,就是單純地喜歡,生活條件也不是特別好,家長對于孩子們的訴求可能就是“你就干一個你喜歡干的事兒,行,我支持你”。多數(shù)的孩子不會彈鋼琴,也沒有那么多的社會機構,學習的壓力也沒那么大,你想做些什么,家長社會都傾向支持你,你想踢踢球,那也支持你。
現(xiàn)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,在這種情況下,孩子整個成長過程我覺得是有一些問題的。比如說,他有爬的機會嗎?他有走、跑、摔倒的機會嗎?他摔倒之后自己爬得起來嗎?他有上樹翻墻的機會嗎?他有下河去摸魚的機會嗎?這聽起來好像跟足球沒有什么關系,但是你可以通過我們的視頻看一看,現(xiàn)在參加足球訓練的孩子,他們的協(xié)調性很差。這個問題到后期不是特別好彌補,因為每一項能力是在一定階段、一個敏感的階段上發(fā)展的,過了這個關鍵期,你可以去提高,但那個差距可能是永遠沒有辦法彌補的。
我們那時候的孩子更皮實,用我們老百姓的話說他更能吃苦,他更有運動的機會和天賦。我認為,隨著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,經濟發(fā)展越來越好,人的意識也會發(fā)生變化,這個意識很重要。當你衣食無憂,小康溫飽解決的時候,健康最重要,自由最重要。也許到那個階段,中國足球就可能會迎來春天,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做自己天性當中喜歡的事情,不再受制于太多因素。
他曾是綠茵場上的一名悍將,中國男子足球黃金一代的核心球員。退役之后,他依然對這片綠草地一片癡心,立志要以另一種方式捍衛(wèi)中國足球的榮譽。他看到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短板,發(fā)起海選未來足球計劃,以公益的方式幫助中國足球少年實現(xiàn)夢想,立志十年磨一劍,為中國足球蓄力未來。
非常感謝大家的肯定,我原本只是想尋找一個可持續(xù)的模式,讓更多人來支持中國足球青少年訓練。本來這是一個行業(yè)和運動項目的自救舉動,沒想到贏得了包括《中國慈善家》雜志在內的很多的機構以及愛心人士的認可和鼓勵。我覺得,這樣的肯定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榮譽,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我愿意持續(xù)做一個公益人,我愿意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足球的希望,讓大家看到還是有很多真正有情懷、有正義感的足球人在做正確的事情,朝一個最終的目標在努力。